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辛德勇:〈研治古代文史的必備入門書籍——讀黃永年先生著《古文獻學四講》〉

【本篇摘錄自《書品》,2004年第4期,頁34-67。】

在現代社會中,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需要具備某些必備的基礎知識,不然你無法入門。

從事中國古代文史方面的研究,則首先需要對於古代文獻具有相應的了解。道理很簡單,歷史已經遠去,我們只能主要依靠古代文獻的記載,來盡可能地接近和認識當時的面貌。所謂古代文史,包括歷史、文學、哲學等許多領域,但嚴格說來,都可以概括在泛義的歷史學範疇之內,因為文學史、哲學史像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一樣,也都屬於歷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眾所周知,史學家傅斯年是極力主張「史學即史料學」的。他在《史學方法導論》一文中曾經講過:「史學的對像是史料,不是文辭,不是倫理,不是神學,並且不是社會學。史學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藝術的建設,不是做疏通的事業,不是去扶持或推倒這個運動,或那個主義。」由於「史料是不同的,有來源的不同,有先後的不同,有價值的不同,有一切花樣的不同」,所以,所謂整理史料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歷史學的研究方法),「第一是比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較不同的史料,第三還是比較不同的史料」。

傅斯年的這種主張,現在有些人或許並不贊同。但是,不管大家怎樣看待歷史學的性質和內容,不管研究者各自抱著什麼樣的歷史觀去從事研究,恐怕也都不能不承認,史料畢竟是史學研究最重要的基礎;假如缺乏這一基礎,一切古代文史研究,都將無從說起。

傅斯年在這篇文章中,還具體歸納列舉了「比較不同的史料」的幾種主要類型,如「直接史料對間接史料」,「官家的記載對民間的記載」,「本國的記載對外國的記載」,「近人的記載對遠人的記載」,「不經意的記載對經意的記載」,「本事對旁涉」,「直說與隱喻」,「口說的史料對著文的史料」,等等,這些都是從事一項史學研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的基本問題,而要想哪怕是最一般地切入這些問題,就必須首先了解有哪些相關史料,以及這些史料的特點。——所謂「史料學」,就是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歷史學基礎分支學科。

雖然在口頭上,似乎大家都能夠認同史料學的重要性,可是在實際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卻未必都能夠很好地體現這一認識。

譬如目錄學和版本學,是史料學中最基本的內容,可是現在的大學歷史系,卻很少開設相關的課程,一般是開一門「歷史文選」,只是教學生念念文言文,根本不涉及目錄學知識。這種情況,其實由來已久。50年代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的周清澍先生,是深有造詣的蒙元史研究專家,他曾在一封信中,描繪了當年自己缺乏相關知識訓練的情況。他寫道,自己調到內蒙古大學任教以後,「經常出差來京,學校也附帶給我採購書籍的任務。可惜我一點目錄學知識也沒有,只會買一些一看書名就知其內容的書。經過比現在研究生多若干倍的時間,完全出於偶然,看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標註》、《中國叢書綜錄》、北京、北大、上海、江蘇國學(今南京)圖書館等書目,才稍稍懂得點按目尋書的知識。

為了在書店能隨時決斷應購何書,就必須熟記書名並知有幾種版本及版本優劣等等」(此信公開刊載於《藏書家》第4輯)。北京大學歷史系尚且如此,其他學校自然可想而知。幾年前,有一位行將退休的老教授,也是畢業於著名學府且供職於著名的學術機構,曾私下向我諮詢,謂聽說有一部給古代傳世文獻做提要說明的書,如果書店有的話,讓我順便幫助買一本。——這位老教授想問的書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件事情,完全可以證明類似情況的普遍性和嚴重性。

周清澍先生說,現在的研究生,上學時就能具備相關版本目錄基礎,那可能是由於他在經歷了長期暗中摸索之後,深知這些學問是入門的必備知識,於是開宗明義,就把它傳授給了自己的研究生。如果是這樣,只能說他自己的學生有幸,卻並不能說明現在的一般狀況。以我接觸到的情況來看,目前大學本科生、碩士生乃至博士生的史料學素養,與上世紀50年代相比,總體上並沒有多大變化。不然我們就不會經常看到有一些碩士、博士乃至教授、博導,在使用《西漢會要》、《東漢會要》、《十國春秋》、《續資治通鑑》、《遼史紀事本末》、《金史紀事本末》,直至當今生人編纂的《清史編年》、《清通鑑》這樣一些根本沒有史料價值的著述,來作為研究的依據了。

要在學習階段打好史料學基礎,需要有合適的入門書籍。過去,有些人是依賴清代乾隆年間纂修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但是它對於現在的初學者來說,顯然過於繁難,而且無法利用它來了解乾隆年間以後的大量重要典籍,所以並不適用。清末張之洞撰著的《書目答問》,是專門為指導初學而開列的基本書目,選書雖大體精當,但只列書名,沒有作者和內容的介紹,同樣不宜於現在的學生用於初學。

民國以來,出版過一些這方面的入門書籍,但是往往都是只側重某一個方面,如朱師轍《清代藝文略》,僅成經部,且只敘述清代經學書籍(對於了解清代經學著述,這是一部很好的導讀書,遺憾的是流傳甚為稀少,現在連專門做清代經學研究的人都很少知道);呂思勉《經子解題》,僅敘述上古經書和諸子書;柴德賡著《史籍舉要》,王樹民著《史部要籍解題》,謝國楨著《史料學概論》,陳高華等著《中國古代史料學》,黃永年著《唐史史料學》等,都僅僅是從狹義的歷史學研究角度選擇典籍,進行介紹,目前還沒有見到質量較高的全面介紹古代史料文獻的目錄書籍(朱自清《經典常談》見識通達且文筆流暢,最便初學,遺憾的是當時是為中學生撰寫,開列書籍太少,不敷學者入門之用)。最近鷺江出版社出版的黃永年先生著《古文獻學四講》,可以說是應從和滿足了學術界長期以來的迫切需要。

《古文獻學四講》,是鷺江出版社《名師講義叢書》中的一種。顧名思義,都是用以教授學生的講義。黃永年先生這「四講」,包括「目錄學」、「版本學」、「碑刻學」和「文史工具書簡介」四種講義。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在西安隨史念海先生讀書時,史念海先生要求必須去聽完黃永年先生開設的上述幾門課程。史念海先生當時特別講到,不聽好黃先生這些課程,就無法掌握讀書做學問的門徑。所以,這本《古文獻學四講》,編錄的都是我聽過的課程講義,當年油印向學生髮放過。黃永年先生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善於演講,授課神色生動,把這些一般人看來枯燥單調的課程,講得妙趣橫生,牢牢吸引我如飢似渴地聽完了各門課程(版本學上課時開過小差,但後來私下求教於先生更多,也是以這本《版本學》講義,作為入門嚮導)。後來我能夠在學術上嘗試著做出一點研究,首先就是依仗這些課程所打下的最重要的基礎。由於自己基礎較差,許多授課內容,一下子不能很好理解和記憶,工作後就仍一直把講義放在手邊,隨時翻檢查閱,不斷加深掌握和理解。現在讀到正式出版的講義,既親切,又興奮,引發了一些感想。

打好基本功,這是黃永年先生在授課和治學中一貫強調的基本看法,這也是他教授學生時首先要講授上述課程的原因。他曾針對時下學術界一些人毫無根基地胡亂著書立說的情況,舉述其中典型的荒唐例證,撰寫過幾篇文章,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如《還是要打好基本功》等,多已收入先生隨筆集《學苑零拾》)。學術研究的基本功,包括很多內容,在史料學方面,我想最重要的包括如下三個方面,一是注重傳世文獻,強調讀常見書;二是要盡可能深入地掌握基本史料的內容和性質;三是要盡可能廣博地多了解各類史料的內容和價值。

   談到重視文獻資料,在實際研究工作中存在兩種不同路數。

一派特別強調尋找從未被人利用過的資料,尤其是地下地上新發現的史料。論者往往引據陳寅恪先生的話,謂「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治學之士,得預於此流者,謂之預流。其未得預者,謂之未入流」。甚者且謂學術之每一新進展,必定要仰賴於新材料之出土。

另一派則是強調讀傳世基本文獻,當代著名學者如顧頡剛、余嘉錫等均是這一派的代表性人物。據先師史念海先生講,當年顧頡剛先生向他傳授的讀書門徑,就是以讀常見基本史料為正途,要把從人所共知的基本文獻中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見解,作為治學的基本功夫。顧頡剛先生稱此為「化腐朽為神奇」。

學術研究,各自有所偏好,存在不同的路數,所謂「各遵所聞」,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前一派援依陳寅恪先生的說法為其張目,卻未必盡合乎陳氏本意。看一看陳寅恪先生的主要學術貢獻全在於使用兩《唐書》、《通鑑》等最大路的史料,就可以明白,陳寅恪先生本人,並不特別依賴所謂新材料來做學問。陳垣先生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由於題目所需,是比較重視某些當時學術界相對生僻的史料的。陳寅恪先生的話,出自他為陳垣《敦煌劫馀錄》撰寫的序言,是否帶有某些應酬的成分,恐怕還需要結合他自己的研究來揣摩。我想在熟悉基本文獻的基礎上重視新出土資料,讀常見書而知生僻書,這才是對待史料比較合理的態度。

黃永年先生在治學上是師承上述後一派傳統的,所以這部《古文獻學四講》,核心內容是傳世基本文獻的版本目錄。常用文史工具書是讀古書、做學問的一般工具,版本學、目錄學是講傳世文獻自不必說,所謂「碑刻學」,也不像有些人可能理解的那樣是講述出土碑刻資料,而是講授宋代以來的碑刻學知識傳統,以便更好地利用這些疊經歷代摩挲已成為傳世文獻組成部分的碑刻資料。近來聽說有一部分學者,稱謂碑刻為「非文獻」史料。至少就中國的情況而言,我覺得是不夠妥當的。黃永年先生在序論中說,他是鑑於時下「碑刻之學中衰」,而「專設碑刻學課程者幾無所聞」的情形,才「為研究生開設此課,總結近半個世紀個人業餘從事此學之所得,竊欲重振斯道,且使從學者開闊眼界,借免拘墟之誚而已」。可見,其志趣與爭競觀睹新見石刻碑版資料者,亦判然不同,從本質上是把碑刻看作傳統目錄學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來加以闡釋的。

黃永年先生本人,從青年時期起就收藏善本書籍和碑帖拓本,幾十年間所得甚豐,早已是蜚聲海內外的藏書名家,可是做學問卻極力主張以讀常見基本史籍為主。黃先生文史兼通,在歷史研究方面,更強調要首先花大力氣讀正史。《古文獻學四講》書後附收了他撰寫的三篇文章:《述<注坡詞>》和《讀唐劉濬墓誌》,分別為研究版本和碑刻的實例;《我和唐史以及齊週隋史》則是其治學經歷的簡要敘述。

在《我和唐史以及齊週隋史》這篇自述性文章裡,黃永年先生闡述自己對待史料的原則是,「撰寫文章不依靠孤本秘笈而用人所習見之書,要從習見書中看出人家看不出的問題」;他說:「習見書如紀傳體正史中未被發掘未見利用的實在太多了,再利用上幾輩子也用不完。不此之圖,光坐等孤本秘笈的出現,包括考古掘得新東西,豈非有點'守株待兔'的意味。」在本書的「目錄學」講義部分,他也講到:「想研究我國古代的文史以至哲學,必須懂得歷史,讀點史書。而史書中最重要的可作為第一手文獻的,要首推這紀傳體的《二十四史》。」紀傳體的《二十四史》即傳統所謂正史,這是把讀正史置於整個古代文史哲研究的基礎地位。重視基礎,是為了掌握精髓。讀書遵依主從次序,方可避免由終南捷徑而墮入旁門左道。這種治學態度,應該是貫穿這部《古文獻學四講》的內在主旨,「四講」內容的設置,都是服從於這一主張,讀者不應只看具體的文獻知識而忽略了它。

因為是強調讀常見基本史籍,所以首重目錄學。此「目錄學」既非研究圖書編目之書籍分類體系,亦非研究書目分類體系變遷之目錄學史,只是介紹有那些基本史籍及其內容構成和史料價值。不過要想在短短十幾萬字篇幅內,開列出經史子集各類古籍的要目來(如果說可以把清人編纂的《四庫全書總目》作為選書的基本依據,那麼撰寫這部「目錄學」講義需要考慮的範圍,不僅增加了清代乾隆年間以後的大量著述,還多出小說戲曲一大門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撰作書目,求全固然甚難,但那是難在花費時間和功夫;而拔萃之難,則需要更高的學術素養,特別是通貫的學識。張之洞的《書目答問》過去一直為學者看重,主要也在其高屋建瓴的學術眼光上。

《古文獻學四講》的「目錄學」部分,在繼承張氏神髓的基礎上,立足於當今的學術視野和「五四」以來大量全新的學術認識,精心別擇各領域內最基本的著述,選書比《書目答問》更精,分類更切合現代學術需要,敘述更注重學術發展的系統性,因此,在很大範圍內,完全可以取代《書目答問》,作為研治古代文史的最基本入門書目。

由於是入門書籍,要想從每一門類的大量著述中,選出最有代表性的著述來,就需要撰述者明了古代各門學術的發展脈絡。《古文獻學四講》最精彩的地方,是通過簡明扼要的敘述,闡明了相關的學術源流,在此基礎上揭示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述。

比如,經學是中國古代學術的核心內容,而傳統的四部分類方法,往往只是按易、詩、書、禮等經書的類別來劃分細目,以此準則來編纂著述總目固無不可,可是像《書目答問》這樣的經籍入門書籍,依然大致遵用不改,就與其津逮初學的目的,不盡相契合了。對此,黃永年先生認為,「我國所謂經學的時代性特別強,不講清楚各個時代的經學趨向,就無法使人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經學著作」。所以,他在講義中獨創一格,按照經學發展的起源、經今古文學、義疏之學、宋元經學、清人經學這樣幾個大的階段,分別舉述各個時期的經學名著。

這樣不僅使學生擺脫了目錄學學習中孤立地死記書名、作者、內容的枯燥和艱澀,還可以通過目錄學的學習,初步了解各類著述背後所相關學術的源流。

又如子部書籍中的思想文化性著述,在《書目答問》單列「周秦諸子」的分類方法的基礎上,本書又將漢代以後的書籍分為「漢魏以下議論」、「理學」和「考證之學」三類,分別予以論列。具體每一類中講述的內容,也都能提綱挈領,舉重若輕。如講清人考證,先舉顧炎武《日知錄》發其端緒,以知一代學風之本源;次舉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王念孫《讀書雜誌》、俞正燮《癸巳類稿》與《癸巳存稿》,以見乾嘉漢學家考證之博大精深;最後以陳灃《東塾讀書記》殿其尾,以反映考據學適應時代主流學風轉移所發生的變化(即陳氏「已不拘乾嘉漢學之傳統」)。

其實,強調讀常見基本史籍的內在意義,正是為了全面、系統地掌握這些最基本的歷史知識,作為治學的根基。所以除瞭如上一些比較系統的講述安排之外,講義中隨處也都體現出這一思想。如集部講文章選本,僅列三部書籍,為姚鼐《古文辭類纂》、張惠言《七十家賦鈔》、李兆洛《駢體文鈔》。姚鼐為清代桐城派古文家代表人物,所纂《古文辭類纂》擷歷代散體之精粹,自然大多數人都會列舉這部書,可是張惠言的《七十家賦鈔》和李兆洛的《駢體文鈔》,卻一般不會被人想到。黃永年先生這樣選擇,是因為散文與駢文是古代文體的兩大類別,一直相輔並行,不能像現在一般古代文學教科書那樣,偏重散文而忽略駢文。事實上,在清代桐城派最為盛行的時候,也從來沒有能夠獨擅文壇;即使是在古文家之間,也一直有陽湖派與之相頡頏。黃永年先生在講義中對此清楚交待說:「陽湖派之不同於桐城派者,是要兼採駢體使其文字更光輝充實。」由於張、李兩家與姚鼐一樣,是採輯歷代代表性文辭,讀者自然可以由此入手,領略駢體精華,窺得駢文的流變。初學者胸中蓄此常識,並品味一些經典駢體文章,至少可以免卻一談起古人文章,便只知唐宋八大家散體古文的陋略,進而還能夠明白唐宋以來的所謂古文運動,實際上在社會很大一個範圍內,始終沒有能夠撼動駢文固有的位置。

在學術發展的體系當中,選擇最有代表性的著述,介紹給學生,讓學生通過這些代表性著述,來認識一個時代的學術風尚,在此基礎上,去採摘利用具體文獻的史料價值。——我體會這就是這部「目錄學」講義最大的特點和特別值得稱道的水平與眼界所在。

本書具體介紹每一種典籍所體現的學術深度,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書籍的類別歸屬,這是對於書籍基本內容和性質的認識。在這方面,最為典型的例子是《冊府元龜》。傳統目錄一向著錄此書於類書當中,有人還把它與《太平御覽》等並列為宋代「四大類書」。黃永年先生認為,它「其實體制以及今天的用途都和會要相同」,因此,便把它列在史部政書類當中。《冊府元龜》自是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特別是唐代歷史的重要資料,其價值不在《唐會要》及《通典》諸書之下,體例與分類編制政事的會要相同,而與採摘舊事軼聞辭章以供尋章摘句的類書,卻有很大差別,只不過歷朝會要是匯集一代政事,而《冊府元龜》是貫穿歷代而已。

舊時直至《書目答問》的目錄,把它劃歸類書,實在不當;而前述今人水平較高的史料入門書籍如柴德賡著《史籍舉要》,王樹民著《史部要籍解題》,也都未加深究,仍舊沿襲前人成例,在舉述政書要籍時未能列入此書。儘管後來居上,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從中還是可以看出黃永年先生超越前人的學術見識。類似的情況,還有明人王圻《續文獻通考》,本是為接續南宋馬端臨《文獻通考》而作,保存有豐富的珍貴資料,自然應當一如《文獻通考》,列在政書類中,可是清人纂修《四庫全書》時,卻無端貶斥其為「兔園之策」,降格打入子部類書之存目書籍當中,今此「目錄學」講義,也恢復了它的政書地位。

其次,是應當盡可能深入地介紹每一種典籍的具體情況,讓學生了解到最有價值的學術界研究進展,使其對於每一種文獻,都能夠獲取準確的認識,並從中體會到對待文獻典籍,不能簡單地人云亦云;明白我們對於古代典籍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因此,要養成探究的習慣和態度,在使用過程中,時時注意思索,力求對文獻有更深入更客觀更全面的獨到認知。

在這一方面,黃永年先生首先是在思辨對比的前提下,充分吸收了前代學者特別是五四以來學者的研究成果,如呂思勉、顧頡剛、陳垣、余嘉錫等人的研究,同時也在講義中講述了許多自己獨到的研究看法。如章回小說《西遊記》的作者,自胡適認定為吳承恩以來,早已成為通行的常識,近年雖有章培恆等人撰文否定胡適的說法,但仍不為一般人所接受。黃永年先生在講義中根據自己的研究,談到《西遊記》最早的百回刻本,應出自嘉靖初年,而此時吳承恩年僅二十出頭,根本不可能寫出如此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長篇巨制,從而從根本上推翻了胡適當年的觀點。

又如關於傳世今本《孫子》十三篇的作者問題,舊題為春秋時吳將孫武所作,而葉適、全祖望、姚鼐直至錢穆諸人皆懷疑實際出自戰國時人,或即出自齊將孫臏之手,而孫武可能是孫臏的本名。上個世紀70年代初,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中,同時出土了一批同於今本《孫子》的殘簡,和另外一些未見於今本《孫子》卻明確涉及到齊將孫臏的《孫子》殘簡。今研究者普遍認為後者即《漢書•藝文志》著錄的《齊孫子》,將其定名為《孫臏兵法》,並相應地推論,既然另有《孫臏兵法》,那麼今本《孫子》就不可能再是孫臏所作,只能依傳統說法,認定為春秋時吳將孫武所作。對此,黃永年先生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戰國的諸子書本不一定是本人所作,多數是治其學者所為」。因此,所謂《孫臏兵法》「即使真是孫臏所作,何以能斷然說今本《孫子》便是孫武所作,難道不會是戰國時另一些兵家所作。何況從《孫臏兵法》內容看也不像是孫臏本人作,其水平也遠不如今本《孫子》。再則葉適、全祖望、姚鼐等提出的今本《孫子》多處與春秋時情況不符,主張今本為孫武作者並未能作任何否定(恐怕也無法否定),並未能翻掉葉適以來定的案」。所以「現在只能仍舊認為今本《孫子》是戰國時的書,作者可能是本名孫武的孫臏,也可能是其他高水平的兵家」。儘管這樣的看法還不能像上面講的《西遊記》的作者一樣作為定案,但至少在目前情況下,這是一種比較全面的分析,依我看也是一種最合理的解釋。通過這樣的講授,學生可以學習到對待歷史文獻的綜合分析方法,擯棄簡單的純文本的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

對於歷史文獻價值的評價,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種著述的撰著水平的評價,一是我們今天的使用價值,其中後者又可以區分為閱讀價值和史料利用價值。過去的一些評價著述,往往將這幾層價值,混為一談,不能切中實際情況。這部「目錄學」講義,在這幾個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區分和評價。

如題為清人畢沅所撰《續資治通鑑》,講義中評述說:「其中北宋部分尚好,元代較簡略,總的質量不算高。」這是對於撰著水平的評價;又說此書「可供閱讀而不宜引用」,這是對閱讀價值和史料利用價值的不同評價。

有些著述如清人周濟的《晉略》,水平較高,得要領,有見識,有較高閱讀價值,在後人重修的紀傳體史書中頗有代表性。所以,「目錄學」講義在二十四史之外的紀傳體史書中,列舉了它。這樣做是著眼於它的著述和閱讀價值。但同時黃永年先生也清楚指出,此書「只是據《晉書》改寫,並無史料價值,今天研究兩晉史事不宜引用」。

與此相反,有些書從著述角度看是很糟糕的,可是對於今天的研究,卻很有史料價值。如《永樂大典》,儘管四庫館臣早已指出其「割裂龐雜,漫無條理」,但現在還是有許多人非要稱頌它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百科全書式著述,並且要效法故事,搞某某大典。其實《永樂大典》從著述角度看,是無比荒唐的,純粹是皇帝老子硬充風雅的產物,至於藉由它保存下來大量明以前史料,那隻是我們今天研究利用的史料價值問題,與《大典》編得好壞,根本不是一個範疇裡的事情。黃永年先生在講義中用很幽默的語言,評價了《永樂大典》的著述價值,說它「是一種將作詩用的每個字注有故實的韻書,加以無限制地擴大而產生的怪物」;由於它的編纂既愚蠢又荒唐,所以絕無閱讀價值可言,現在「唯一的用處就是可以用來輯佚和校勘」。

 「目錄學」講義中對於史籍精彩的評價有許多,初學者要想很好地領略這些看法,閱讀時胸中首先要區分開這些不同的評價角度。這也是對待所有歷史典籍所需要具備的一種眼光。

每一位學者都有自己比較擅長和熟悉的領域,在撰寫這類文獻入門書籍時,如何避免個人的專業色彩,跳開一步,盡可能從一個廣博的視角來選擇和介紹各種典籍,均衡地體現古代文獻自身的內在體系,這對於作者學術視野的寬度,是一個考驗;而從讀者角度來看,只有使用這樣的講義,才能打下寬厚而不是偏狹的文獻學基礎。

黃永年先生雖然以治史為主業,但是對於古典文學也有很深的造詣,做過很多高水平的研究,如前述《西遊記》的作者問題,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他還廣泛涉獵了經、史、子、集四部以及釋、道要籍。所以,這部「目錄學」講義,並沒有過分濃重的歷史學色彩,有時甚至會為了整體均衡的需要而捨掉一些重要的歷史典籍。例如詩文總集部分講到《明文在》而略去了《明經世文編》,這是從文學史角度所作的抉擇。因為《明文在》之編選著眼於文辭而《明經世文編》著眼於社會事務。作為初學的入門書籍,整個講義篇幅有限,在二者不能兼顧的情況下,只能有所取捨。

由此一例,即可以看出,閱讀這部「目錄學」講義,足以使讀者打下廣博的文獻學基礎,獲得豐富的文獻學素養。——其實這種廣度,正是學術素養深度的先決條件和它的一個側面。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不斷有人呼喚學術界要出大師,古代文史學界,甚至有人想通過聚集青年精英辦培訓班的方式,來造就養成大師,實際效果卻不甚理想。大師的評判標準,人各不同,但是在古代文史研究領域,只知道自己特別關注的某一方面的文獻史料而缺乏廣博的文獻學素養,恐怕是很難稱為大師的。

黃永年先生是當今頂尖的古籍版本學家,所以能夠在這部篇幅有限的「目錄學」講義中,根據需要,信手拈來,三言兩語地講述出關係到文獻實質內容的重要版本問題,這既是本書的特色,也是反映其學術水平和深度的一個重要側面。如經部清人郝義行的《爾雅義疏》,謂此書「最初刻入《皇清經解》的和道光三十年陸建瀛刻本,都用王念孫刪定的本子,咸豐六年楊以增刻本及同治四年郝聯薇覆刻本方是足本,但王氏學識優於郝,所刪定之本實勝過足本」。

這與咸豐足本優於道光刪定本的通行說法大不相同,這絕不是懾於王念孫大名所做的輕率推斷,而是認真比較二者異同後(並撰寫過研究文章)得出的結論。講義中所有的版本講述,都是這樣有特別的考慮和需要,讀來精義紛呈,俾益實用。

從以上例證中可以看出,讀書需講究版本恰如選擇書籍同等重要。而要想得心應手地選用得當的版本,還應當具備一定的版本學知識。《古文獻學四講》中的「版本學」講義,就是這方面最好的入門書籍。

版本學包括版本鑑別與版本史、「版本目錄」這兩大部分內容。前者講版刻特點及其變遷,後者講某一種古籍曾有過哪些版本以及這些版本之間的相互關係。作為給初學者開設的課程,前者可以系統講,而後者則只能開列一些基本書籍,供使用者檢閱,沒辦法也根本沒有必要逐一講解。我過去聽黃先生講課,前後見過繁簡程度不同的三個版本的油印講義,這次收入的是最簡單的簡本。從目前的實際需要情況來看,選擇這個簡本作通行的講義,應該是比較合適的。

因為大多數人只要通過這個講義的學習,能夠對於版本學知識有個最基本的了解也就可以了,要求太高而達不到,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個別人若想對於版本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黃永年先生另有《古籍版本學》一書即將出版面世,是在當年的繁本講義基礎上又做了新的增訂。這部「版本學」講義,雖然比較簡單,卻很系統。其中很多問題,都是黃永年先生第一次加以系統梳理。如謂明代文學上前後七子的複古運動,促成了翻刻仿刻宋本古籍的需要,於是,出現了仿宋浙本字體而又因印刷技術進展而呈規範化特徵的嘉靖本字體,同時,由於倡導其事的都是蘇州的文人,於是使嘉靖本出現了地域上以蘇州為中心向外傳播,刻書者以家刻為主導向官刻、藩府刻、坊刻輻射的傳播擴散方式。又如,謂明萬曆本肇始於徽州商人,後隨著徽商的活動而向南京、杭州等地傳播;徽商刻書又常請蘇州文人為其主持校勘,所以很快風行江浙並影響全國。等等。凡此,都是融匯各方面的歷史知識,來揭示版本學這門看似純經驗學科的內在發展因素。從中可以看出,較諸前人只是一一羅列版刻現象的著述,黃永年先生通過這些緊密結合當時社會歷史狀況的規律性認識,自然已經建立起科學的版本學學科體系。

由於黃永年先生已有數十年的古籍收藏經驗,所以他的這部「版本學」講義,不僅有很好的學科理論建樹,還有許多源自多年揣摩的獨到見解。如宋代版刻有浙本、蜀本、建本三大系統,在版刻的字體上各有特點。浙本字體以歐體為主,這一點沒有什麼分歧。其餘兩個系統,前人普遍說建本多為柳體,蜀本多為顏體,其實多是陳陳相因,似乎並沒有什麼人真的深加考究。黃永年先生則憑藉自己的書法功力和多年收藏、研究唐人碑拓的體會,指出建本多為顏體,蜀本是以顏體為主而撇捺長、利帶有柳公權的筆意。——第一次講清了宋代版刻的基本字體特徵。講義中類似的精彩見解還有許多,如清代前期的寫刻本,過去講版本的人往往稱之為軟體字,黃永年先生則將其劃分為兩類,一類如《全唐詩》、《楝亭十二種》,類似法帖中之晉唐人小楷,確實可以稱之為軟體;另一類如《通志堂經解》、《澤存堂五種》,字體不僅絲毫不軟,而且點劃方勁,與宋浙本和嘉靖本有相通之處,絕對不能用「軟體」來概括和表述。

眼下搞文史的人,懂版本的人越來越少。學生想學習,老師也不一定會講。因此印行這部簡明扼要且科學系統的講義,已經是一種很迫切的需要。假如以後學習文史的學生,能夠充分吸收了這部「版本學」講義所提供的版本學知識,那麼,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當前引述古籍標註版本千奇百怪的混亂局面。

按照我在前面的理解,可以把「碑刻學」視作對目錄學中石刻史料的特別講述。講義分設「緒論」、「分類」、「拓本」、「史料」、「書法」五個專題,進行講述。「緒論」講碑刻學發展史、研究對象和領域,以及主要參考書籍和學習方法,其「參考書」部分,擇取審慎且多精到評語,不僅對於初學者最為重要,文史研究者也可時時取以參考。「分類」和「拓本」兩個專題,是關於碑刻形式本身的基本知識,最俾益實用。其「書法」部分,以碑刻為主論述書法淵源流變,發自累年揣摩,故融通暢達,勝義疊出。

「碑刻學」講義中直接關係到利用碑刻史料從事研究的內容,為其「史料」部分。除論述碑刻記郡望、世係不盡可信,職官、地理對於史書多有訂正增補,以及利用碑刻資料抉隱發微最有價值之外,黃永年先生在這一專題下,還針對一些人「重碑刻文字重於史書」的「偏見」,特別強調指出:「據碑刻治史事者貴有通識。欲具通識,則非熟於史書,且受史學研究之嚴格訓練不可。即以史料而言,完整之史書亦高於零星之碑刻萬萬,治史者自當以史書為主,然後旁採碑刻以為輔,不宜媚俗趨時,顛倒主次。」其實治史者之通識,首先應當建立在對於史料的通識的基礎上,若非熟悉各種史料,豈能做到像黃永年先生這樣具有如此清醒的頭腦?反過來看,我們不妨胡亂猜想,那些過分強調出土文獻資料如金文、簡帛、敦煌吐魯番文書等史料價值的學者,會不會是因為對傳世基本史料熟悉得還不夠十分透徹方才捨本逐末的呢?

由於碑刻之學確實中衰已久,不惟國內,海外也久已無人董理,有日本學者看到80年代的油印本後,即將其譯為日文正式刊出,所以,它早已是日本學生學習碑刻學的入門書籍。相比之下,此前這份講義在國內只是於1999年在《新美術》上公開發表過,研究文史的人很少看到,影響還不及日本廣泛。相信這次收入《古文獻學四講》,能夠很快使它發揮應有的作用。

最後談談「文史工具書簡介」講義。給學生講文史工具書,看似簡單,卻更顯見識。黃永年先生這部講義,一如前述三種,首重簡要,而不是貪多求眾,一味侈陳書目。因為這是入門書,濫舉書目只會使讀者無所適從,簡而得要,方最便讀者。除了簡要之外,這個講義與常見的文史工具書介紹書籍相比,還特別體現了黃永年先生重視第一手基本文獻以及強調直接利用古代高水平著述的讀書主旨。如查找古代文字的應用實例,首推利用《說文解字義證》匯集的資料;查找古代俗語的使用情況,首舉翟灝《通俗編》和錢大昕《恆言錄》;查找歷史人物直接利用正史人名索引,等等。循此路徑,能夠更直接地貼近歷史,獲取更為可靠的歷史信息。

從讀碩士到讀博士,我一直在黃永年先生的直接指導下讀書學習;從事研究工作以來,深為能夠遇此名師得以打下文獻學基礎而慶幸。現在這些精彩的講義印行於世,有志學子,當可人手一編,共承嘉惠。我們在感謝鷺江出版社的同時,也期望着出版界今後還能再多印行一些這類高水平的治學基礎入門書籍,如前述朱師轍著《清代藝文略》,就應列入其中。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根深自然葉茂。走對路徑,打勞基礎,才能做好學術研究。

2019年6月21日 星期五

〈《伯林文集》系列目錄〉

書名
英文書名
出版年份
卡爾.馬克思:生平與環境
Karl Marx: His Life and Environment
1939
啟蒙的時代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The Eighteenth-Century Philosophers
1956
俄國思想家
Russian Thinkers
1978
概念與範疇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Philosophical Essays
1978
反潮流
Against the Current: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1979
個人印象
Personal Impressions
1980
扭曲的人性之材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1990
現實感
The Sense of Reality: Studies in Ideas and their History
1996
浪漫主義的根源
The Roots of Romanticism
1999
觀念的力量
The Power of Ideas
2000
啟蒙的三個批評者
Three Critics of the Enlightenment: Vico, Hamann, Herder
2002
自由及其背叛
Freedom and Its Betrayal
2002
自由論
Liberty
2002
蘇聯的心靈
The Soviet Mind: Russian Culture under Communism
2004
伯林書信集.卷一
Flourishing: Letters 1928–1946
2004
伯林書信集.卷二
Enlightening: Letters 1946–1960
2009
伯林書信集.卷三
Building: Letters 1960–1975
2013
伯林書信集.卷四
Affirming: Letters 1975–1997
2015
特別收錄
伯林傳
Isaiah Berlin: A Life
1991
伯林談話錄
Conversations with Isaiah Berlin
1992
未完的對話
Unfinished Dialogue
2006

〈《楚辭要籍叢刊》目錄〉

叢書名:楚辭要籍叢刊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東漢〕王逸撰,黄靈庚點校:《楚辭章句》,2017年。

〔宋〕洪興祖撰,黄靈庚點校:《楚辭補注》,2015年。

〔宋〕朱熹撰,黄靈庚點校:《楚辭集注》,2015年。

〔宋〕吳仁傑撰,黄靈庚點校:《離騷草木疏》,2018年。
〔清〕祝德麟辨證,黄靈庚點校:《離騷草木疏辨證》,2018年。
〔宋〕錢杲之撰,黄靈庚點校:《離騷集傳》,2018年。
以上三種合為一冊。

〔明〕汪瑗撰,〔明〕汪仲弘補輯,熊良智、肖嬌嬌、牟歆點校:《楚辭集解》,2018年。

〔明〕陸時雍撰:《楚辭疏》

〔明〕周拱辰撰:《離騷草木史》

〔明〕陳第撰,黃靈庚點校:《屈宋古音義》,2019年。

〔清〕林雲銘撰,于淑娟點校:《楚辭燈》,2019年。

〔清〕王夫之撰,楊新勛點校:《楚辭通釋》,2018年。

〔清〕丁晏撰,黃靈庚點校:《楚辭天問箋》,2018年。

〔清〕蔣驥撰,于淑娟點校:《山帶閣注楚辭》,2019年。

〔清〕戴震撰,孫曉磊點校:《屈原賦注》,2018年。附初稿本。

〔清〕胡濬源撰,宋清秀點校:《楚辭新注求確》,2019年。

〔清〕陳本禮撰,慈波點校:《屈辭精義》,2017年。

〔清〕劉夢鵬撰:《屈子楚辭章句》

〔清〕王闓運撰:《楚辭釋》

〔清〕朱駿聲撰:《離騷賦補注》

〔清〕馬其昶撰:《屈賦微》。附《初稿本屈賦皙微》。

〔日〕西村時彥撰:《楚辭纂說》

〔日〕西村時彥撰:《屈原賦說》

〔日〕龜井昭陽撰:《楚辭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