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祩宏】
雲棲蓮池宏師傳 明釋明河撰《補續高僧傳》卷五
【紫柏真可】
紫柏尊者年譜 釋智嚴撰
紫柏大師簡譜 戴繼誠撰
【憨山德清】
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二卷 憨山德清撰
憨山大師年譜疏 福善記錄 福徵述疏
【蕅益智旭】
蕅益大師年譜不分卷 弘一法師撰
【蓮池祩宏】
雲棲蓮池宏師傳 明釋明河撰《補續高僧傳》卷五
【紫柏真可】
紫柏尊者年譜 釋智嚴撰
紫柏大師簡譜 戴繼誠撰
【憨山德清】
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二卷 憨山德清撰
憨山大師年譜疏 福善記錄 福徵述疏
【蕅益智旭】
蕅益大師年譜不分卷 弘一法師撰
【作者】〔日〕荒木見悟
【譯者】周賢博
【出版社】臺北:慧明文化
【出版年】二零零一
雲棲袾宏法相贊
雲棲袾宏法相
雲棲紀事山圖
中國語版序
漢文版序
翻譯因緣
序說
第一章 雲棲袾宏登場的背景
第一節 王陽明與雲棲袾宏
第二節 新佛教的摸索
第三節 淨土思想的地位
第四節 鬆動的末法意識
第二章 袾宏的生涯
第一節 趣向出離之道
第二節 求道的歷程
第三節 雲棲的入山
第四節 戒殺放生的提倡
第五節 淨土思想的宣告
第六節 與後進的往來
第七節 溫和的宗風
第八節 歸返西方
第三章 袾宏的思想
第一節 做為基礎學的華嚴學
第二節 與曹魯川的論爭
第三節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第四節 禪. 淨一致
第五節 淨土教的性格
第六節 由戒律來看的倫理觀
第七節《自知錄》的性格
第八節 儒教觀
第九節 與儒家的往來
一、王龍溪
二、張陽和
三、李卓吾
四、袁中郎
第四章 對後世的影響
第一節 袾宏與智旭
第二節 清帝室的保護
第三節 彭際靖與楊仁山
後記
譯後跋
【著述】
《花間集校》
《明清人游黃山記鈔》
《撃楫集》
《一氓題跋》
《一氓書緣》
《存在集》
《存在集續編》
《李一氓回憶錄》
【譯作】
《馬克思論文選譯》,1930年。收錄《哥達綱領批判》、《僱傭勞動與資本》。
《思格斯與馬克思合傳》,上海:江南書店,1929年。
【著述】
《周易外傳選要譯解》
《詩廣傳選要譯解》
《老子衍疏證》
《莊子通疏證》
《莊子內篇新解》
《船山學譜》
《焦學三種》(含《焦里堂先生年譜》、《里堂思想與戴東原》、《里堂易學》)
【點校】
《莊子集釋》 清郭慶藩撰
《二程集》 宋程顥、程頤撰
《周易程氏傳》 宋程頤撰
《葉適集》 宋葉適撰(合作點校)
《王廷相集》 明王廷相撰
《尚書引義》 清王夫之撰
《詩廣傳》 清王夫之撰
《老子衍》 清王夫之撰
《莊子通》 清王夫之撰
《莊子解》 清王夫之撰
(一)大部頭書法著作
(1)〔明〕王世貞《王氏書苑》二十二卷。
(2)〔清〕孫岳頒、宋駿業、王原祁等編《佩文齋書畫譜》一百卷。
(3)上海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所收錄書法著作。
(二)書家專集
(1)王廙《王南平集》
(2)王羲之《王右軍集》
以上晉代。
(3)王僧虔《王僧虔集》
(4)蕭衍《梁武帝集》
(5)蕭子雲《蕭子雲集》
(6)陶弘景《陶隱居集》
以上南朝。
(7)顏真卿《顏魯公集》
以上唐代。
(8)歐陽修《六一居士集》
(9)蔡襄《蔡忠惠公集》
(10)蘇軾《東坡集》
(11)黃庭堅《山谷全集》
(12)米芾《寶章集》
以上宋代。
(13)趙孟頫《松雪齋集》
(14)虞集《道園學古錄》
(15)鮮于樞《困學齋集》
(16)鄧文原《巴西集》
(17)倪瓚《雲林集》
(18)張雨《句曲外史集》
以上元代。
(19)宋濂《潛溪集》
(20)李東陽《懷麓堂集》
(21)吳寬《匏翁家藏集》
(22)祝允明《祝氏文集》
(23)文徵明《甫田集》
(24)陸深《儼山集》
(25)邢侗《來禽館集》
(26)董其昌《容臺集》
以上明代。
(三)雜書類
(1)高似孫《硯箋》
(2)米芾《評紙帖》
(3)張燕昌《金粟箋說》
(4)沈繼孫《墨法集要》
(5)張應文《清秘藏》
(6)蘇易簪《文房四譜》
(7)梁同書《牛史》
(8)豐坊《書訣》
(9)米芾《硯史》
(10)計楠《端溪硯坑考》、《石隱硯談》
(11)屠隆《紙墨筆硯箋》、《文房器具箋》
(12)唐積《歙溪硯譜》
(13)無名氏《端溪硯譜》
(14)周嘉冑《裝潢志》
(15)麻三衡《墨志》
(16)曾宏父《石刻鋪叙》
(17)王昶《金石萃編》
(18)孫星衍《寰宇訪碑錄》
(19)葉昌熾《語石》
(20)朱長文《墨池編》
(21)陶宗儀《書史會要》
(22)岳珂《寶真齋法書贊》
【後跋】潘書卷上第九章〈參考書舉例〉羅列歷代書法著作,舉其犖犖大者,可備學者尋檢。今僅錄其簡目,部分書目下原有說明,今徑自省略。辛丑夏六月初三,慕梵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