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張大春〈愛河集序〉

張大春行書〈愛河集序〉手稿,摘自其臉書。

民國一百另八年,歲在己亥,節當上巳,令即清明。效蘭亭故事,臨愛河、設長案、邀賓朋、就字句。此固晉唐風流,斯文期會,而乃試之於今日,殆亦別富深意焉。《詩》云:「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漪歟盛哉!迺知佳會之不易。況當春和景明,集萬千齊心之人,同操翰墨,來親典雅,是固難能而可貴者矣。

夫愛河者,源出仁武之區八卦寮之地,舊稱硫磺水、打狗川,以工業與夫移民之盛,而污淤日甚。己未之歲,始行整治,歷四十載、七郡守,猶餘源地待清,可知除污亦難哉。

古之修禊者,非唯少長之輩,殆有群賢;蜿蜒之流,復可承盞。故依碧波而濯纓濯足;浮金爵以鼈飲鶴飲,理固宜然。唯曲水流觴之事,不堪重臨於此日,豈文房之不敷哉?又豈醇醪之不美哉?或乃文心書藝之不逮古聖先賢哉?或問緣故於客,客笑而答曰:「君且俯觀愛河所示,則知唐人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所謂『河清海晏,時和歲豐』之語,遙不可期而必以期之也。」

是日上巳,清其心以俟世之清者,前後相呼,載牽載引,莫不以河之名寄望於人之情焉。瞻彼水源,思我生計,此愛,何其沉重耶?乃祈天曰:執此筆者、書此字者、與此會者、誓此水者共知之:唯正本清源之務可以窮愛之道,何必託之空言?張大春稿。


【案】原稿鈐「無那齋」朱文長方印、「張」白文方印、「大春」朱文方印。愛河在臺灣高雄,據本序,愛河之整治始於己未(一九七九年),至於己亥(二零一九年),迄今四十年,河清之日,尚俟來人。然其功未畢,此篇必傳。是日偶讀一過,信哉晉唐風流,于今不絕若縷,中原文脈,傳諸海外,是亦不幸之幸也。因題其後,以誌所感:「蘭亭往事越千年,魏晉風流海外傳。俯仰之間有遺愛,河清尚俟寫新篇。」己亥清明後一日,穆侯識於嶺大伍樓螢火庵午窗。

1 則留言:

  1. 凡此雅集酬唱之作,苟非文言,則意蘊全失。文言之妙,吞吐含蓄,曲盡人情;節奏鏗鏘,韻味悠長。大有一唱三歎 ,餘音繞梁,與人低迴無盡之感。文言之抒情記盛,與白話之說理寫實,盡可並行而無害也!今文言教學之不得法,傳統文學之大崩壞,以致時人話語粗鄙,言談無味,思之誠可痛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