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葛兆光:〈佛教史與道教史研究專題〉講義



1〕關於佛教研究的歷史與方法

一、佛教研究的現代轉型

傳統佛教史的基本文獻:(—)傳記,如《高僧傳》、《續高僧傳》、《宋高僧傳》,以及禪宗的傳燈錄系統等;(二)目錄,如《出三藏記集》、《歷代三寶記》、《開元釋教錄》,一直到《閱藏知津》;(三)著作,如《理惑論》、《弘明集》、《廣弘明集》等等;(四)編年史,如《隆興佛教編年通論》、《佛祖統紀》、《佛祖歷代通載》等。

但是這些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佛教史研究。現代的佛教史學術研究是在「現代」才有的,產生於西方思想和知識衝擊下的晚清到民國初年。如最早的是楊文會、沈曾植、章太炎、梁啟超。在二十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時候,現代的佛教學漸漸形成,歐陽竟無、太虛之外,學者中如胡適、陳寅恪、陳垣、湯用彤、蔣維喬、黃懺華、周叔迦、呂澂。

主要的變化在以下四點:第一,文獻;第二,研究方法;第三,研究目的;第四,研究機構。從此以後,佛教研究才從傳統信仰轉到了現代學術。

二、佛教研究的一般途徑

第一種:佛教文獻研究。
第二種:佛教史的研究。
第三種:佛教思想研究。
第四種:佛教儀式及其他活動的研究。

三、佛教研究的問題點以及相關課題

〔建議閱讀的參考書〕:
1.          呂澂《佛教研究法》,江蘇廣陵古籍刊刻社據民國年間「佛學叢書」影印本,1991
2.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學生書局,臺北,1983
3.          舟橋一哉、櫻部建等《佛教學への道しるべ》(大谷大學佛教學會,1980),中文本《佛學研究指南》,關世謙譯,東大圖書公司,臺北,1986
4.          J.W.de JongA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1974),中文本《歐美佛學研究小史》,霍韜晦譯,佛教法住學會,香港,1983
5.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中華書局影印本,1989
6.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商務印書館,1936,中華書局,1983
7.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中華書局。
8.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一二三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1988
9.          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李四龍等中譯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10.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文物出版社重印本。
11.      吳汝鈞編《佛教大辭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12.      塗爾幹(Emile Durkheim)《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東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關於道教研究的歷史和方法

一、從國外開始的現代道教研究

日本:
1.          妻木直良:《道教の研究》。(明治四十四年〔1911〕)
2.          小柳司氣太:《道教概觀》、《老莊思想と道教》。
3.          常盤大定:《道教概說》、《道教發達史概說》、《支那における佛教と儒教道教》後編(《道佛二教交涉史》)。
4.          桔樸(1881-1945):《道教》、《道教と神話傳說》。
————日本早期的道教研究的三個面向。

法國:
1.          法國魏格爾神父(Le Psie Weigler):《道藏書目》(Le Canon Taoists)。
2.          沙畹(Emmaanuel-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泰山》(Le Tai chanParisLeroux1910)。
3.          馬伯樂(Henri Masparo1887-1945):《中國道教和民間宗教》。
4.          葛蘭言(Marcel Granet1884-1940):《古代中國的舞蹈及傳說》、《古代中國的祭祀與歌謠》。

二、中國的道教研究史

1.          劉師培《讀道藏記》。
2.          沈曾植《海日樓劄叢》卷六。
3.          傅勤家《道教史概論》(1934)、《中國道教史》(1935)。
4.          許地山《道教史》上冊。
5.          胡適《陶弘景的真誥考》(1933
6.          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1933
7.          湯用彤《讀太平經書所見》(1935
8.          陳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1940

中國道教研究的基礎和特色:參讀王明及陳國符著作。

三、近五十年來的道教研究狀況(中國大陸篇)

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以前,道教史研究的哲學和政治取向。湯用彤《康復劄記》,王明《農民起義所稱的李弘和彌勒》,楊寬《論太平經》等等。

八十年代以後,卿希泰多卷本《中國道教思想史綱》。任繼愈和卿希泰分別主編的《中國道教史》。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道教研究在中國大陸的四個基本路向。

四、近五十年的道教研究(外國篇)

日本:
1.          1950年第一次道教研究會,道教學會,《東方宗教》。
2.          文獻學研究:福井康順《道教的基礎性研究》、吉岡義豐《道教經典史論》、大淵忍爾《道教史的研究》、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笑道論譯注》、《真誥譯注稿》。其他如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神冢淑子《六朝道教思想研究》、吉川忠夫主编《中国古道教史研究》、《六朝道教研究》、《唐代宗教》、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等等。
3.          田野調查為主的民間道教研究:酒井忠夫的《中國善書的研究》(1960)、吉岡義豐《初期的功過格》(1962),大淵忍爾《中國人の宗教儀禮》(1984)、蜂屋邦夫《中國的道教》
4.          日本學界新的問題意識。

歐美:
1.          其中繼承馬伯樂的傳統,對道教文獻和歷史進行研究的,有康得謨(Kaltenmark)、司馬虛(Strikmann)。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對《道教靈驗記》的研究;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對《靈寶經》的研究。
2.          繼承社會學和人類學傳統,偏於調查和文獻結合,像蘇遠鳴(Michel Soymie),、施舟人(也寫作施博爾Kristofer M Schipper)、薩索(Michael R.Saso)、勞格文(John Lagerwey)等。
   
五、當前道教研究的問題點

【參考資料】
1.          赤松秀景《法國の宗教研究》(上、下),載《宗教研究》雜誌,新2—45期,1925
2.          索安《西方道教研究編年史》(Anna SeidelChronicle of Taoist Studies in the West1950-1990Cahiers dExtreme Asie 51989-1990),PP223-348。呂鵬志等譯,中華書局,2002;又,蔣見元等中譯本《西方道教研究史:1950-1990》,錯誤頗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          福井文雅《歐米の東洋學と比較論》,隆文館,1991
4.          福井文雅《道教研究第一回國際會議》,載《東方宗教》三十七號,法藏館,1971
5.          阪出祥伸《フランス中國學の近況. 管見——哲學. 宗教を中心に——》,《集刊東洋學》64期,1990
6.          柳存仁《民國以來之道教史研究》,《和風堂新文集》(下),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
7.          林富士《臺灣地區的道教研究》,載張詢、江燦騰合編《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南天書局,2001
8.          王承文《敦煌古靈寶經與晉唐道教》之《緒論》第二節《二十世紀國內外敦煌古靈寶經研究述評》,中華書局,2002
9.          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綜述、目錄、索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10.      福井康順等監修《道教》三卷本,朱越利等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992
11.      漥德忠《道教史》,蕭坤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990
12.      大淵忍爾《中國人の宗教儀禮》,福武書店,1984
13.      蜂屋邦夫《中國の道教》,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3
14.      施博爾(K.Schipper)《臺灣之道教文獻》,《臺灣文獻》1731966
15.      薩梭(蘇海涵)《道教與宇宙再生的儀禮》  Michael R.Saso,  Taoism and the Rite of Cosmic Renewal,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2
16.      勞格文《福建省南部現存道教初探》、《浙江省蒼南地區的道教文化》,載《東方宗教研究》新三期,臺北,1993
17.      葛蘭言著,內田智雄日譯《中國古代の祭禮と歌謠》,19381967,平凡社《東洋文庫》本,19891990
18.      馬伯樂著、川勝義雄譯《道教》,196619681978,又,平凡社《東洋文庫》本,1992年第12版。
19.      葛兆光《當代日本的中國道教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年第2期。
20.      葛兆光《文獻、理論與研究者》,載《中國史研究》19952期。

3〕漢語佛教文獻及其研究方法

一、早期佛教略述:關於原始佛教與印度思想的研究著作

關於原始佛教和印度思想的漢語論著:
1.          〔英〕查理斯.埃裡奧特(Charles Eliot):《印度教與佛教:一個簡史》(Hinduism and Buddhisman Historical Sketch)。李榮熙翻譯本,題為《印度教與佛教史綱》,商務印書館,1982年。
2.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3.          〔日〕平川彰,莊昆木譯:《印度佛教史》,商周出版社,2002年。
4.          日本佐佐木教悟、高崎直道等,楊曾文、姚長壽譯本:《印度佛教史概說》,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年。
5.          〔英〕渥德爾(A K. Warder),王世安翻譯:《印度佛教史》(Indian Buddhism),商務印書館,1987年。
6.          〔俄〕舍爾巴茨基,立人譯:《小乘佛學》、《大乘佛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二、佛教典籍的形成
1.          佛滅度的時間與三次結集問題。
2.          佛經在中國的翻譯:東漢桓、靈之際(147-189)的支婁迦讖和安世高。280年前後,佛經265部,411卷。
3.          佛教經典目錄:一,南朝梁代僧祐編《出三藏記集》十五卷;二隋代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十五卷;三是唐代智升編《開元釋教錄》二十卷。
4.          大藏經大約三十多種,其中較著名者:金藏。磧砂藏。高麗藏。嘉興藏。龍藏。頻伽藏。
5.          《中華大藏經》,中華書局出版。

三、《大正新修大藏經》簡述
大正藏八十五冊。分成以下大類:第一是正藏,五十五冊,(1)印度撰述三十二冊,1692部;(2)中國撰述二十三冊,492部。第二是續藏,三十冊,日本撰述。第三是圖像十二冊,363部;第四法寶總目錄三冊,77部。

正藏部分的分類情況:
1.          阿含部。(《大正藏》一、二卷,共151種)
2.          本緣部。(《大正藏》三、四卷,168部)
3.          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大正藏》第五至十二卷)。
4.          大集部和經集部(《大正藏》第十三至十七卷)。
5.          密教部(《大正藏》第十八至二十一卷)。
6.          律部(《大正藏》第二十二至二十四卷)。
7.          釋論部、毗曇部、中觀部、瑜珈部、論集部(《大正藏》第二十五至三十二卷)

《大正藏》中國撰述部分:
1.          經疏部
2.          律疏部
3.          論疏部
4.          諸宗部
5.          史傳部
6.          事匯部
7.          外教部
8.          目錄部。

佛教大藏經的索引:
1.          哈佛燕京引得編纂處《佛藏、道藏子目引得》
2.          《大正藏索引》
3.          童瑋編《二十二種大藏經索引》。

四、《卍續藏經》的特點和價值

《大藏新纂卍續藏經》。河村孝照主持,西義雄、玉城康四郎監修,共九十卷,(一)印度撰述的經、律、論和密經儀軌部,兩卷;(二)中國撰述的大小乘釋經部,五十一卷,分華嚴、方等、般若、法華、涅槃、小乘經疏、大乘律疏等等;(三)中國撰述的著作,二十卷,分為三論、法相、天臺、華嚴、真言、戒律、淨土、禪宗;(四)禮懺著述一卷,史傳著作十四卷;(五)總目錄兩卷。有臺北白馬經舍印經會翻印本。

特點:中國撰述部分著作很多。唐宋以前的佛教著作收得多。疑經偽經很值得注意。後來相當流行的一些佛教法會、儀軌的資料。

佛教藏經的文獻解題或介紹:

1.          日本人小野玄妙編《佛書解說大辭典》
2.          周叔迦《釋典叢錄》,《周叔迦佛學論著集》(中華書局,1991
3.          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中華書局,19621977
4.          陳士強《佛典精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五、漢語佛教文獻的一般考證與研究方法

【參考書舉要】
1.          〔日〕櫻部建等著,關世謙譯《佛學研究指南》,東大圖書公司,臺北,1986
2.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東大圖書公司,臺北,1997
3.          李富華等編《佛教學》,當代世界出版社,2000
4.          石田幹之助《磧砂藏と金刻藏經との發見並にその影印に就ぃて》(《石田幹之助著作集》3《東洋學雜鈔》,六興出版,東京,1986)。

4〕《道藏》及其使用方法

一、關於《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

從南北朝起,歷代都彙編過道教的文獻:
1.          陸修靜收集三洞經書,編出目錄。
2.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通道觀王延校定道書,8030卷。
3.          唐代開元年間編《一切道經》。
4.          宋初編《大宋天宮寶藏》。
5.          北宋政和年間,編《萬壽道藏》。
6.          金編《大金玄都寶藏》,元編《玄都寶藏》。
7.          現存的《道藏》,正統九年(1444)編成,一共四百八十函,5305卷,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等千字文編號。萬曆年間(1607)由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編成《續道藏》三十二函、共180卷。1977年,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本,六十冊。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和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本《道藏》,附《萬曆續道藏》三十六冊。

二、《道藏》的分類

三洞四輔。《道藏》分七類,叫三洞四輔。所謂三洞,就是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洞真部收了316種書,洞玄部收了303種書,洞神部收了364種書。三洞各分十二類(略)。四輔,是《道藏》三洞之外的另外四大類,即太清部、太平部、太玄部、以及正一部。分別保存了24種、66種、117種和240種書。

三、《道藏》的內容與使用方法

首先,在思想史方面。有諸子的資料,比如《道藏》裡面有老、莊、列、文之外,又有《子華子》、《亢倉子》(叫《洞靈真經》)、《鶡冠子》、《鬻子》、《墨子》、《公孫龍子》、《韓非子》、《鬼穀子》、《淮南子》等等,還有《劉子》,甚至宋代邵雍的《皇極經世》。

其次,文學的資料,如邵雍的《伊川擊壤集》,全真教的王喆的《重陽全真集》,道教的步虛與道情。道教齋醮作為戲曲史和舞臺史,像「無上九幽打城拔度科儀」。

再次,科技史的資料,關於養生與治療,如《黃庭內景經》、《黃庭外景經》、《孫真人攝養論》、《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關於化學史,即道教煉丹術,像《太清金液神丹經》、《黃帝九鼎神丹經》、《龍虎還丹訣》等。關於天文知識,如《盤天經》、《雨暘氣候親機》。

最後,社會生活史的資料(略)。

四、如何使用道教文獻?

首先是目錄和索引:
1.          傳明代道士白雲霽《道藏目錄詳注》。
2.          翁獨健編《佛藏道藏子目引得》中之《道藏子目引得》。
3.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          朱越利編《道藏分類解題》(華夏出版社)。
5.          施博爾(施舟人)編《道藏索引》,陳耀庭改編。
6.          大淵忍爾、石井昌子、尾崎正治合編《六朝唐宋古文獻所引道教典籍目錄•索引》。

前人關於道教典籍的研究著作。
1.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1949)。
2.          福井康順《道教の基礎的研究》中的《道典論》(1957)。
3.          吉岡義豐《道教經典史論》(1955)。
4.          福井康順《靈寶經の研究》(收入其《東洋思想の研究》,岩波書店,1950)。
5.          大淵忍爾《靈寶經の基礎研究》(收入其《道教とその經典》第二章,創文社,1997)。
6.          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靈寶經的來源》(Sources of the Ling-Pao Scriptures,收入M. Strickmann編輯的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A.SteinVol2Brussels1983)。
7.          王承文《敦煌古靈寶經與晉唐道教》(中華書局,2002)。

再次,是敦煌道教文獻:
1.          大淵忍爾編《敦煌道經目錄》(法藏館)。
2.          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綜述、目錄、索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最後,有關的道教辭典:
1.          中國道教協會和蘇州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
2.          野口鐵郎、阪出祥伸、福井文雅、山田利明合編《道教事典》(日本東京平河出版社)。

五、道教文獻研究的問題點

第一,道教經典的年代。
第二,道教文獻的釋義。
第三,關於古道經和當代道經之間的延續和轉折關係。

【參考文獻】
1.          朱越利《道經總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2.          柳存仁《〈道藏〉的性質》,載《和風堂新文集》255-279頁。
3.          李豐楙《當前〈道藏〉研究的成果及其展望》,《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541-573頁。
4.          施舟人《〈道藏〉所見近代民間崇拜資料的初步評論》,載《漢學研究通訊》122期(總46期),臺北,1993

5〕關於《老子想爾注》的文獻學研究

一、關於《想爾注》:敦煌文書中道教文獻的意義

《老子想爾注》或稱「想爾戒」、「想爾訓」。現存大英博物館,編號S6825
敦煌文書發現的對道教研究的意義(舉例):(1)《化胡經》和《無上秘要》;(2)靈寶經;(3)《太玄真一本際經》;(4)《太平經》。

關於《想爾注》,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1956年饒宗頤的《老子想爾注校證》,以及當時和後來陸續參加討論的一些論著,作者如陳世驤、嚴靈峰、楊聯陞、唐長孺、大淵忍爾、福井康順、楠山春樹、柳存仁等等。

二、考證古書年代和真偽的通行原則及其問題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和《古書真偽及其年代》總結的方法。第一,從著錄上檢查。第二,從本書所載的事蹟、制度或引書上去判斷。第三,從文句及文體上來檢查。第四,從思想淵源上考察。第五,從組織成篇的原料上考察。

這些原則是否真的可靠?斷定古書年代與真偽,是一個相當困難的事情。

敦煌文獻在道教研究中的意義。

三、關於《想爾注》成書年代的各種說法

第一,東漢末期成書,如饒宗頤、大淵忍爾。
第二,出自北魏末期(約534),如福井康順、麥谷邦夫。
第三,最遲成立於劉宋末年,如小林正美。

四、《想爾注》的內容及其成書年代的關係

《想爾注》的內容是:

1.          劃出聖與俗的界限,表達長生的願望。

 「仙士」和「俗士」、仙事與俗事的差別:「仙士與俗人異」(第二十章注,26頁);「仙士實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二十一章注,27頁),「仙士有穀食之,無則食氣」(二十章注,27頁)。

 「玄牝門,天地根,綿綿若存」(第六章),《想爾注》:「陰陽之道,以若結精為生……年少之時,雖有,當閑省之」, 「龍無子,仙人妻,玉女無夫」

第七章《老子》「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想爾注》:「不知長生之道,身皆屍行耳,非道所行,悉屍行也。道人所以得仙壽者,不行屍行,與俗別異,故能成其屍,令為仙士也」。

「金玉滿室,莫之能守」,《想爾注》:「精氣滿藏中」,「富貴而驕」,《想爾注》:「精結成神,陽氣有餘,務當自愛」(12頁),「天地開闔」 《想爾注》:「男女陰陽孔也」(13頁), 「當其無,有室之用」,《想爾注》:「道有天轂,人身有轂,專氣為柔,輻指形為管轄,又培胎練形,當如土為瓦時」(十一章注,14頁)。

2.          闡述長生與善惡道德的關係,並討論社會道德和政治。

(一)「欲求仙壽天福,要在通道,守誡守信,不為貳過」(31頁)
(二)「與不謝,奪不恨,不隨俗轉移」(19頁)
(三)「俗人不能積善行,死便真死,屬地官去也」(十六章注,21頁),
(四)「結志求生,務從道誡」(二十七章,34頁)。
(五)「畏以天威,令(惡人)自改也」(十七章注,21頁)
(六)「不畏法律,乃畏天神,不敢為非惡」(三十二章注,41頁),
(七)「王者雖尊,猶常畏道,奉誡行之」(三十七章注,46頁)

3.          批判詐稱「道」的「世間偽伎」。

(一)批判偽道士教信仰者「從女不施,思還精補腦」等等。(第九章注,《校證》11頁)
(二)批判把道說成是「有服色名字」,並且禁止「祭餟禱祠」。(十四章注,17頁)
(三)批判「真道藏,耶(邪)文出,世間常偽伎稱道教,皆為大偽不可用。何謂耶文?其五經半入耶,其五經以外,眾書傳記,屍人所作,悉耶耳」(十八章注,22頁)。

道教思想中的這些內容應當出自什麼時代?

【參考文獻】
1.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                  饒宗頤《想爾九戒與三合義》,《清華學報》新第四卷第二期,76-83頁,臺北,1964
3.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續論》,《福井博士頌壽紀念東洋文化論集》,1157-1171頁,東京,1969
4.                  嚴靈峰《讀老子想爾注校證書後》,《老子微旨例略•老子眾說糾謬》109-123頁,臺北,無求備齋,1956
5.                      嚴靈峰《老子想爾注寫本殘卷質疑》,《大陸雜誌》第31卷第6期,1965
6.                  嚴靈峰《老子想爾注校證與五千文的來源》,《民主評論》第十五卷第十六期,香港,1964
7.                  陳世驤《想爾老子道經敦煌殘卷論證》,《清華學報》新第一卷第二期,41-62頁,1957
8.                  大淵忍爾《五斗米五斗米教の教法にっぃて》(上)(下),《東洋學報》第四十九卷三-四號,40-68頁,97-129頁,19661967
9.                  大淵忍爾《老子想爾注と河上公注との關係にっぃて》,《山崎先生退官紀念東洋史學論集》,東京,大安,1967
10.              大淵忍爾《老子想爾注の成立》,《岡山史學》十九,9-31頁,1967
11.              福井康順《老子想爾注考》,《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所紀要》十三,1-20頁,1967
12.              楠山春樹《老子想爾注考》,《老子傳說の研究》,239-269頁,創文社,1979
13.              麥穀邦夫《老子想爾注にっぃて》,《東方學報》第57冊,1985
14.              柳存仁《想爾注與道教》,《和風堂新文集》281-337頁,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5.              小林正美《老子想爾注》,《六朝道教史研究》第二編《天師道及其道典》第三章,李慶中譯本,284-313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6.              李豐懋《老子想爾注的形成及其道教思想》,《東方宗教研究》新一期,151-180頁,臺北,1990

6〕唐代禪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

胡適《禪宗史的一個新看法》內容:一是禪宗史料很多是不可靠的,所以要去找敦煌文書中的舊鈔本、出自日本的舊鈔本;二是根據這些沒有經過篡改的資料,重新理解禪宗史甚至是佛教史;三是佛教史上一個重大轉變是禪宗的興起,而禪宗興起的重要人物是神會,禪宗代表了中國人的佛教精神。

一、唐代禪宗的歷史的重新清理

以禪宗的傳燈譜系為例,所有的唐代禪宗史,基本上都是以燈錄為基本線索的。燈錄的優點與缺點。優點是脈絡清楚,可以有僧必錄,容易給歷史留下一個較為整體的面貌。缺點是常常有自我誇張的情況。

陳寅恪先生給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寫審查報告的時候說,「其言論愈有條理統系,則去古人學說之真相愈遠」。

(一)百丈懷海的例子。
(二)丹霞天然、天皇道悟、藥山惟儼等三人的師承,與五家即溈仰、雲門、法眼、臨濟、曹洞的歷史脈絡。
(三)「禪宗」一詞在唐代的意指。八世紀後半期以來,所謂禪門,應當大體包括五大系,即北宗、荷澤、牛頭、天臺和洪州。

二、思想史應當如何重新解釋禪的意義

胡適和鈴木大拙關於禪宗的爭論。唐代禪思想發展的歷程中,最相關的歷史背景和生活環境是什麼?(一)是神會使南宗崛起嗎?(二)中唐到晚唐禪宗興盛的背景是什麼?

如果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研究禪思想史的更具體的歷史背景,有些思想史的問題可能會有重新的解釋。

三、從一般思想史的角度討論唐代禪宗思想

過去禪思想的研究,通常都是以禪師回答提問者的話來作思想史的資料的。

換個角度,從提問者角度考察:(一)「如何是西來意」或「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二)「如何是佛法大意」和「如何是道」。

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對禪的理解水準,以及禪宗在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傳播策略。

結語:重新敘述和解讀禪宗史

還有很多的研究領域需要開拓。現在的根本問題是,在各種不同側面的研究基礎上,我們如何能夠找到更新的思路,使禪史研究超出胡適、鈴木大拙乃至印順以來的習慣性套路,用新的方法重新敘述和解讀禪宗的歷史?


【參考文獻】
1.          胡適《荷澤大師神會傳》,載《胡適文存》四集卷二,亞東圖書館,1930。又載胡適編《神會和尚遺集》卷首,胡適紀念館,1970
2.          鈴木哲雄《唐五代禪宗史》,山喜房佛書林,1985
3.          印順《中國禪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重印本,1990
4.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5.          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6.          葛兆光《歷史、思想史、一般思想史——以唐代禪宗史為例》,《唐研究》第八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15頁;日文本,載《東洋文化》第八十三號,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7〕關於晚清佛教復興

一、關於晚清至民國初年的佛教史研究。

二、晚清思想與學術情勢的基本估計。
從《清實錄》、日記、筆記和其他資料中重建晚清思想界的輪廓;後人著作對大變局的理解與想像,注意焦點的集中與放大。

三、借佛學解西學。

1.          格義的傳統:格義與合本子注;翻譯與中國的語境。
2.          科學技術的解釋:宏觀世界的地球與微觀世界的細菌,電的傳輸與照相的技術。
3.          哲學與心理學的解釋:本體論超越與「色」、「空」,心理學與唯識學,邏輯與「因明」。

四、日本的刺激以及對日本維新的誤讀。
1.          心境的變化與大國意識的消失,甲午(1894)戰爭的陰影。
2.          日本的刺激,甲午以後「師夷長技」的轉向,日文漢讀,轉口譯西書。
3.          日本佛教的真實情況,特別是真宗的海外傳教的真實目的。
4.          誤讀,郢書燕說的結果,從楊文會,到文廷式、宋恕、梁啟超、章太炎以及後來的各種人物。
5.          唯識與因明學的意味:作為解釋的資源和對抗的資本。

六、晚清佛學研究的問題點何在?

【參考文獻】:
1.          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東初出版,臺北,1987
2.          郭朋等《中國近代佛學思想史稿》,巴蜀書社,成都,1989
3.          高振農《佛教文化與近代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4.          麻天祥《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文津出版社,臺北,1992
5.          李向平《救世與救心──中國近代佛教復興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          于淩波《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宗教文化出版社,北京,1995
7.          鄧子美《傳統佛教與中國近代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1996
8.          江燦騰《中國近代佛教思想的諍辯與發展》,臺北南天書局,1998
9.          陳兵、鄧子美《二十世紀中國佛教》,民族出版社,北京,2000
10.      何建明《佛法觀念的現代調適》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11.      葛兆光《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基本文獻】
1.          湯志鈞等:《章太炎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2.          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2
3.          蔡元培著,高平叔編:《蔡元培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4.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7
5.          汪康年:《汪穰卿遺著》,民初排印本。
6.          文廷式:《文廷式集》,中華書局,1993
7.          苑書義等編:《張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8.          蔡尚思、方行等編《譚嗣同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增訂本。
9.          宋恕:《宋恕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10.      孫寶瑄:《忘山廬日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      《萬國公報》,臺北:華文書局影印本。
12.      《申報》,上海書店影印本,1985

【外文論著】
1.          陳榮捷(Wing-tsit Chan)《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向》(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英文版1952年出版,廖世德中譯本,文殊出版社,臺北,1987
2.          尉遲酣(Holmes Welch)《中國佛教的實踐》(The Practice of Chinese Buddhism 1900-195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1973.
3.          辻善之助:《日本佛教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 1984)第四卷《日本佛教史の研究續篇》下。
4.          宮本正尊:《明治佛教の思潮——井上圓了の事蹟》(東京:佼成出版社,1975)。
5.          家永三郎:《日本の近代化と佛教》,《講座近代佛教》(京都:法藏館,1961)第二卷《歷史編》。
6.          櫻井匡:《明治宗教史研究》(東京:春秋社, 1971)。
7.          日本佛教研究會編:《日本佛教の研究法——歷史と展望》(京都:法藏館:20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