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吳天墀:〈徐中舒先生著作目錄繫年〉



一九二五年

        〈木蘭歌再考〉,《東方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第2214號。

一九二六年

        〈〈木蘭歌再考〉補編〉,《東方雜誌》第2311號。

一九二七年

        〈從古書中推測之殷周民族〉,《國學論叢》(清華國學研究院出版)第11期。
        〈古詩十九首考〉,《立達》(季刊)第1期。次年又經廣州《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週刊》,第665期重載。
        〈評〈中國文學變遷考〉〉,《一般》(上海出版)第23期。
        〈五言詩發生時期的討論〉,《東方雜誌》第2418號。
        〈王靜安先生傳〉,《東方雜誌》第243號。
        〈靜安先生與古文字學〉,《文學週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第512期合刊。
        〈追憶王靜安先生〉,同上。
        〈王靜安先生致死之原因〉,同上,署名史達。
        〈論西周是封建社會——兼論殷代社會性質〉,《歷史研究》本年第5期。
        〈先秦史講義〉;在川大歷史系授課,本年及1963年均編撰有油印本。

一九五八年

        〈論堯舜禹撣讓與父系家族私有制的發生和發展〉,《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1期。

一九五九年

        〈巴蜀文化初淪〉,《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2期。
        〈對〈金文編〉的幾點意見〉,《考古》本年笫7期。
        〈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的問題〉,《考古學報》本年第3期。

一九六○年

        〈巴蜀文化續論〉,《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1期。

一九六二年

        〈四川彭縣檬陽鎮出土的殷代二觶〉,《文物》—本年第6期。
        〈《左傳〉的作者及其成書年代〉,《歷史教學》本年第11期。又載所編《左傳選》,中華書局1963年出版。
        〈論自然經濟,階級和等級〉,四川大學第4次科學討論會油印本。

一九六三年 

        〈孔子的政治思想〉,《成都晚報》本年13日。
        《左傳選》,編選一百六十餘篇,寫有後序,注釋標點由羅世烈擔任,中華書局於9月出版。

 —九六四年

        〈論《戰國策》的編寫及其有關蘇秦諸問題〉,《歷史研究》本年第1期。

一九六五年

        〈先秦史專題講義〉,四川大學油印,因「文革」影響,未印完。

一九七四年

        〈四川涪陵小田溪出土的虎鈕鋅于〉,《文物》本年第5期.

一九七五年

        〈甲骨文中所見的儒〉,《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4期。原文有改竄,後複加修訂。

一九七七年

        〈古井雜談〉,《井鹽史通訊》(自貢市鹽業博物館編)本年第1期。又載〈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3期,略有修改。

一九七八年

        〈論商于中、楚黔中和唐宋以後的洞——對中國古代村社共同體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1期。又載雲南《思想戰線》本年第2期。
        〈西周牆盤銘文箋釋〉,《考古學報》本年第2期。
        〈關於利簋銘文考釋的討論〉(筆談摘要),《文物》本年第6期。

一九七九年

        〈論〈蜀王本紀)成書年代及其作者〉,四川《社會科學研究》本年3月創刊號。又載《史學史資料》本年第3期。
        〈對古史分期問題的幾點意見〉,《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1期。
        〈殷周史的幾個問題〉,《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2期。
        〈夏史初曙〉,《中國史研究》本年第3期。
        〈西周史論述〉(上、下),《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34期連載。又本文補充,見同上刊1980年第1106頁。
        〈中山三器釋文及宮堂圖說明〉,與伍仕謙合撰,《中國史研究》本年第4期。

一丸八○年

        〈中國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家屬稱謂〉,《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1期。
        〈論〈豳風)應為魯詩——兼論〈七月〉詩中所見的生產關係〉,與常正光合撰,《歷史教學》本年第4期。
        〈西周利簋銘文箋釋〉,《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2期。
        〈夜郎史跡初探〉,與唐嘉弘合撰,《貴州社會科學》本年7月創刊號。
        〈《交州外域記》蜀王子安陽王史跡箋證〉,《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5輯《四川地方史研究專集》,本年7月出版。
        〈鋅于與銅鼓〉,四川〈社會科學研究〉本年第5期。又載《古代銅鼓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古代銅鼓學會編,文物出版社本年出版。
        〈川甘邊區白馬人屬古氐族說〉,與唐嘉弘合撰,收載《白馬藏人族屬討論集》,四川民族研究所本年編印。
        〈《西夏史稿》序〉,《光明日報.史學副刊》,本年812日.並見吳天墀著《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本年初版本及1983年增訂本。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序〉,《四川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4期。《漢語古文字字形表》一書,先生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本年第1版,線裝本上、中、下三冊。19811982年第 2版第3版,均合訂一冊。

一九八一年

        〈古代楚蜀的關係〉,與唐嘉弘合撰,《文物》本年第6期。

一九八二年

        〈周原甲骨初論〉,《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10輯《古文字研究論文集》,本年5月出版。
        〈論殷周的外服制——關於中國奴隸制與封建制分期的問題〉,與唐嘉弘合撰,《人文雜誌》增刊《先秦史論文集》,本年第5期。
        〈論巴蜀文化〉,系彙集有關巴蜀文化論文六篇成書,四川人民出版社本年出版。
        〈經今古文問題綜論〉,本年為《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徵稿撰寫,巴蜀書社即將出版。

一九八三年

        〈數占法與《周易》的八卦〉,《古文字研究》第10輯,中華書局本年7月出版。
        〈怎樣考釋古文字〉,香港中文大學編《古文字論集》,本年9月出版。又〈先秦史研究動態〉1984年第1期(總3期)摘要轉載,四川辭書出版社《辭典研究叢刊》(6)於19855月重載,文物出版社〈出土文物研究〉於19856月重載。   
        〈宋代鬥夷源于楚國令尹子文說〉,與唐嘉弘合撰,收載《西南民族研究》,四川民族出版杜本年6月出版。
        〈《羌族史稿》序〉,《歷史研究》本年第1期。為冉光榮等著《羌族史稿》作。此書後改名《羌族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河姆渡文化的歷史地位〉,與唐嘉弘合撰,載《中國古代史論叢》第8輯,福建人民出版社12月出版。
        〈夏商之際夏民族之遷徙〉(講稿),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本年印本。
        《徐中舒史學論著輯存》,交由中華書局出版。本書選收論文60篇,約90萬字,先生委託吳天墀編輯,至本年夏間告成。

一九八四年

        〈古代都江堰情況探原〉,《四川文物》本年第1期。
        〈怎樣研究古文字〉,《古文字研究》第15輯,中華書局本年出版。
        《殷周金文集錄》,由先生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本年2月出第1版,19862月出第2版。
        〈青川木牘簡論〉,與伍仕謙合撰于本年,中華書局《古文字研究》,即將刊出。
        〈《兩漢及唐代地方行政史》序〉,系多年前為著者黃綬所撰,存有手稿,未刊。

一九八五年

        〈關於夏商研究——《夏商史論集.序言》〉,《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本年第1期。
        〈關於夏代文字問題〉,與唐嘉弘合撰,齊魯書社《夏史論叢》本年第1版。
        〈《人類學考古學論文集》序〉,為著者馮漢輯《人類學考古學論文集》作,文物出版社本年第1版。

一九八六年

        〈《山海經》和「黃帝」〉,與唐嘉弘合撰,載《《山海經》新探》,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本年1月出版。
        《漢語大字典》,先生擔任主編,四川及湖北辭書出版社于本年10月出第1版。

一九八七年

        〈一項開拓性的工作〉,載《辭典研究叢刊》(8),四川辭書出版社出版。
        〈我的學習之路〉,《文史知識》本年第6期。

一九八八年

        《甲骨文字典》,先生主編,本年1月交稿,四川人民出版社現巳出版。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脫稿,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二日修訂。



*謄錄小記:

本文標點符號略經校改,凡專著、期刊及叢書之名用雙書名號(《》),單一篇章用單書名號(〈〉)。又,內地通行的《標點符號用法》有以下的規定:「書名號裡邊還要用書名號時,外面一層用雙書名號,裡邊一層用單書名號。」校改不從此法,以其徒增混亂之故。每條開首皆用「*」標明,梳其條理,便於閱讀。

據本表一九八三年的記載,徐中舒委託吳天墀編輯《徐中舒史學論著輯存》一書,吳氏在是年夏間完成了工作。考今存徐中舒著作中,有一書名《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一九九八年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共二冊,共收徐氏論文共六十篇,書末有附錄〈本書未收論文篇目〉一篇。這與本表中吳氏「本書選收論文60篇,約90萬字」的說法吻合,是以知《輯存》即《選輯》,異名同指。然是書輯成於一九八三年,竟要待到十五年後的一九九八年才得以刊行,箇中或有一段緣故,然今已不能知。

寄蜉錄並跋於藏文小齋燈邊,六月二十七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